簡介
滑劑(Lubricant Agent)是添加於塑膠或橡膠配方中的輔助劑,主要功能為降低加工過程中的摩擦力、改善流動性、提升脫模性與製品外觀。
根據作用機制與添加位置,滑劑可分為「內滑劑」與「外滑劑」。
滑劑的分類與機制
類型 | 作用位置 | 功能摘要 | 常見成分例子 |
---|---|---|---|
內滑劑 | 聚合物分子內部 | 降低分子間內聚力、改善流動性 | 硬脂酸鈣、油酸醯胺 |
外滑劑 | 聚合物與模具表面間 | 降低黏附、提升脫模性與表面光澤 | 石蠟、聚乙烯蠟、EBS |
有些滑劑具備「內外兼具」功能,例如 RG-70、RG-19 等酯類滑劑,能同時改善加工穩定性與脫模效果。
滑劑的型態與選用考量
粉體型滑劑:如 RG-70、RG-60,適合射出或混煉製程,分散性佳。
液態滑劑:如 RG-19,適合押出製程,穩定性高、不易揮發。
選用建議:
- 若需高透明度 → 選擇不易析出的酯類滑劑
- 若加工時間短 → 可選熔點低、分散快的粉體型滑劑
- 若模具易積碳 → 液態型滑劑具自潔效果佳
滑劑在PVC加工中的應用實例
以 PVC 為例,滑劑的選用直接影響製品的表面光澤、加工穩定性與脫模效率:
製品類型 | 建議滑劑 | 理由 |
---|---|---|
透明硬質管材 | RG-70 | 不影響透明性、離型效果佳 |
電線押出 | RG-19 | 液態型穩定性高、光澤佳 |
一般射出件 | RG-60 | 改善流動性、加工時間影響小 |
滑劑不只是潤滑,更是加工效率與品質的關鍵
滑劑的選擇不僅影響加工順暢度,更牽動製品的外觀、穩定性與生產成本。透過正確理解滑劑的分類與機制,能更精準地選用適合的產品,提升整體製程效能。
詳情介紹可參考滑劑產品頁